发布时间:2025-11-17 点击 次
2025年12月1日是第38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守正创新,终结艾滋”(英文主题为“Overcoming disruption, transforming the AIDS response”),旨在深刻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在总结、继承既往有效防治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倡导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艾滋病防治责任,加强艾滋病防治措施的探索创新,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切实关爱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提升公众对艾滋病防治的科学认知,促进全社会形成关爱包容、共担防艾责任的良好氛围,安徽省艾滋病诊疗中心将再度携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市传染病医院、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肥市青卫中心等权威机构,联合举办2025年度大型公益义诊及科普宣传活动。我们诚挚邀请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携手抗艾。
一、核心惠民活动安排
时间:11月28日(星期五)上午8:30-11:00
地点: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门诊大楼前广场
内容:
1、多学科专家联合义诊:汇聚感染科、骨科、肝胆外科、肛肠科、妇产科、血液科、眼科、皮肤科、神经内科、介入科、肾脏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口腔科、检验科等多领域资深专家,现场提供面对面的专业健康咨询与答疑服务。
2、沉浸式科普宣传与互动:设置主题鲜明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科普展板与海报。免费发放预防艾滋病宣传手册、折页及实用宣传品。设立咨询台,由专业人员提供精准的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检测咨询等知识解答。开展现场有奖问卷调查,帮助公众在参与中深化对艾滋病防治的理解。
科普焦点示例:
焦点一:感染HIV等于罹患艾滋病吗? 并非如此。感染HIV病毒后,会经历一段较长的临床潜伏期,才可能进入艾滋病期。现今,通过早期诊断与规范、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感染者能够长期抑制病毒,维持免疫功能,从而延迟甚至避免进入艾滋病期,享有接近正常人的生活质量与寿命。
焦点二:HIV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包括三种:性接触传播(异性及同性性行为均可传播);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介入性医疗器械、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制品等);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在孕期、分娩期或哺乳期可能传染给婴儿)。
3、“为‘艾’发声”公益签名行动: 现场设立爱心签名墙,欢迎市民留下支持与鼓励的话语,表达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理解、关爱与消除歧视的坚定态度。
二、职业暴露预防及暴露后的处理策略宣讲
针对卫生保健人员、人民警察等职业群体在工作中可能与HIV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等接触而感染HIV的危险,现场将进行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以及暴露后应急处理办法的详细宣讲。欢迎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前来现场咨询。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守护家庭。
职业暴露阻断黄金24h:在发生HIV暴露后尽可能在2小时内,最好不超过24小时,最晚不能超过72小时,由专业医生进行预防性用药。
三、 HIV感染者的孕育知识宣讲:孕育新生命
针对公众及感染者群体普遍关心的生育问题,活动将设置专题宣讲,传递科学信息。
HIV感染者可以生育健康的宝宝吗?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母婴传播是HIV的传统途径之一,但在未经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传播风险在15%-45%之间。然而,通过现代医学的全面干预,这一风险已可显著降低至1%以下。实现这一目标需遵循科学的路径:
孕前充分准备: 建议进行孕前专业咨询与评估。感染者(无论男女)应尽早开始并维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确保病毒载量持续处于检测不到的水平。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筛查并治疗其他性传播感染(如梅毒),若未感染乙肝且无抗体者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孕期规范管理:成功受孕后,阳性孕妇需坚持抗病毒治疗,并定期接受产科与感染科专家的联合随访监测,确保整个孕期病毒抑制效果稳定。
分娩方式科学选择:HIV感染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分娩方式应依据产科指征综合决定。通常,若临产期HIV病毒载量仍然大于1000copies/ml,才建议剖腹产,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产后精准预防:
所有HIV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出生后均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
提倡人工喂养,以避免母乳传播风险。应杜绝混合喂养(即母乳与配方奶交替)。如因客观条件限制必须选择母乳喂养,需在专业医生严密指导下进行,且喂养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喂养期间母亲必须坚持抗病毒治疗且婴儿定期监测。停止喂养后仍需继续随访6个月。
如需咨询,请前往安徽省艾滋病诊疗中心。
安徽省艾滋病诊疗中心于2019年3月7日经安徽省卫健委批准,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区成立。中心全面负责全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供应与管理,致力于推进艾滋病诊疗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与人性化。中心秉承“守正创新,终结艾滋”的服务宗旨,为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提供集医疗、护理、心理支持、关怀救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同时,中心积极拥抱科技创新,联合行业领先企业科大讯飞,共同研发并应用“艾滋病智慧诊疗管理系统”,实现了患者线上画像管理、智能化诊后服务、全病程数据追踪与自动化上报,极大优化了服务流程,提升了治疗依从性与管理效率,为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心职责:
1、承担全省艾滋病诊疗工作技术培训、指导、督导等任务;
2、负责全省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供应管理工作;
3、为艾滋病患者提供综合诊疗服务;
4、规范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务、高危行为药物阻断;
5、HIV职业暴露后预防;
6、HIV母婴传播阻断,心理咨询等服务。
地址:合肥市包河区宿松路218号,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门诊二楼、四楼
咨询电话:
0551-63615141
0551-63615148 (工作日上午08:00-11:30 ,下午14:30-17:30)
0551-63615140(节假日及夜间)
E-mail: ahsazbzlz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