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春季不减肥,夏季徒伤悲!这份减重计划赶紧收藏好!

发布时间:2025-04-03 点击

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显示,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是什么?

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或机体代谢改变而导致体重过度增长的一种状态。

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肥胖呢?

根据肥胖病因及发病机制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者为单纯性肥胖;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基础上的肥胖症为继发性肥胖。体质指数(BMI)和腰围(WC)是常用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指标。我国健康成年人的 BMI 正常 范 围 18.5kg/m 2 ≤ BMI<24.0kg/m 2  24.0kg/m 2 ≤ BMI<28.0kg/m 2 为超重 BMI ≥ 28.0kg/m 2 BMI<18.5kg/m 2为体重过低。85cm≤成年男性 WC<90cm,80cm ≤成年女性 WC<85cm 可判断为中心型肥胖前期;成年男性 WC≥90cm,成年女性WC≥85cm 可判断为中心型肥胖。


科学减肥减重指南

(一)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合理膳食。

控制总能量摄入和保持合理膳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控制总能量摄入,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 30%~50%或降低 500~1000kcal, 或推荐每日能量摄入男性 1200~1500kcal、女性 1000~ 1200kcal 的限能量平衡膳食;合理膳食应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保障食物摄入多样化和平衡膳食,保证营养素的充足摄入,必要时补充复合营养素补充剂。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脂肪 20%~ 30%,蛋白质 15%~20%,碳水化合物 50%~60%。一日三餐合理分配饮食,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 3:4:3。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至少占谷物的一半,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蔬菜水果品种多样化,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动物性食物应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应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

(二)少吃高能量食物,饮食清淡,限制饮酒。

高能量食物通常是指提供 400kcal/100g 以上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一般为低能量食物。经常摄入高能量食物与体重增加及肥胖有关,减少高能量食物摄入有助于控制膳食总能量。因此,减重期间应少吃高能量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食物、蔬菜等。减重期间饮食要清淡,严格控制脂肪/油、盐、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g,烹调油不超过 20~25g,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 25g 以下。首先,应减少烹饪过程中烹调油、盐、糖用量,多选用蒸、煮、熘及水滑等烹调方式,少油煎炸,并减少高脂肪食物用量。每克酒精可产生约 7kcal 能量,远高于同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生的能量值。酒精除可以带来能量以外,其他对人体有用的营养素含量极少。因此,在减重期间应严格限制饮酒。

(三)纠正不良饮食行为,科学进餐。

科学选择,进餐规律,定时定量,养成良好饮食行为是维持健康体重的基础。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基础上保持一日 三餐的时间相对固定,定时定量规律进餐,可避免过度饥饿 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缓而导致进食过量。重视早餐,不漏餐,晚餐勿过晚进食,建议在 17:00~19:00 进食晚餐,晚餐后不宜再进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饮水。如饮水后仍饥饿难忍或有低血糖风险者,可以适当选择进食少许低能量高膳食纤维食物。不暴饮暴食,控制随意进食零食、饮料,避免夜宵。进餐 宜细嚼慢咽,摄入同样食物,细嚼慢咽有利于减少总食量。另外,减缓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适当改变进餐顺序也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减重方法。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也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

量。

(四)多动少静,睡眠充足,作息规律。

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和久坐的静态生活方式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身体活动通过增加能量消耗,调节机体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养成不易发胖的体质等途径达到减重效果。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

主,每周进行 150~300 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 5~7 天,至少隔天运动 1 次;抗阻运动每周 2~ 3 天,隔天 1 次,每次 10~20 分钟。每周通过运动消耗能量 2000kcal 或以上。减重过程是重塑良好生活方式的过程,对于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来活动 3~5 分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无规律可引起内分泌紊乱,脂肪代谢异常,增加肥胖风险,导致“过劳肥”。肥胖患者应按昼夜生物节律,保证每日 7 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建议在夜里 11 点之前上床睡觉。


(五)安全减重,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

科学减重需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大脑思维、体脂肪、 肌肉和各个器官适应新能量状态,逐步达到新平衡。减重速度并非越快越好,过快的减重速度易对机体器官组织造成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短期内快速减重,体重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机体水分的丢失而非脂肪组织的减少,一旦恢复正常饮食,身体为了维持正常运作,将重新补充水分,体重会快速反弹。孕妇、乳母、老年人及患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或营养指导人员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科学减重,避免不合理的减重对健康造成损害。 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 6 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 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 2~4kg,减重速度因人而异。为避免减重速度过快对机体造成损害,同时也增加减重者的信心,建议在减重初始时设立体重减轻约每周 0.5kg 的目标,但随着机体非脂肪组织的减少,机体对能量变化的反应减弱,需要增加能量消耗或进一步限制能量摄入来继续减轻体重。

在减重过程中应注意自我监测,不仅包括对体重变化的监测,还应包含食物摄入量以及身体活动情况的监测。自我监测可以提高减重者对减重行为的自我意识,从而有助于减重计划的维持和成功。同时,减重的过程中不只要关注体重的变化,更要关注体脂率和肌肉量的变化,做到减少肌肉的流失,维持机体的肌肉量和基础代谢率。减重者应清楚地了解减重的过程和机体正常的生理变化,循序渐进,逐步减至正常体重。


手机二维码